歷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有很多,闖王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。李自成生前有勇有謀,但卻在公元1645年消失在歷史上,闖王李自成下落之謎至今都未解,對于闖王李自成下落之謎科學分析推敲了幾點,但仍覺疑點重重。
闖王李自成九宮山兵敗被殺

闖王李自成在公元1645年,兵敗后神秘從歷史上消失了。400年來,闖王李自成下落之謎一直眾說紛紜。有人說他被殺,還有人說他兵敗后隱居寺禪,關于李自成的下落,民間有很多種說法,但史學界幾經(jīng)推敲仍覺疑點重重,對于李自成的下落一直都是未解謎團。

李自成在1630年率饑民起義,先投起義軍不沾泥,后投高迎祥,由于李自成作戰(zhàn)勇猛果敢,被手下稱為闖將,同時也被高迎祥所器重。后來,高迎祥兵敗被殺之后,李自成就自然而然的繼承了高迎祥的“闖王”稱號。李自成繼位之后,大肆收攏民心,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,在龐大的人民群眾的免費宣傳下,李自成的“闖王”稱號越來越為人們所知。

李自成自己讀書不多,對于“闖”這個字,在他的理解之中,“闖”就是勇猛,不屈服的意思,很符合他本人的性格特點,所以李自成很欣然的繼承了“闖王”的稱號。1644年,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城,推翻了明朝的統(tǒng)治。

而后不久,山海關一戰(zhàn),農(nóng)民軍遭吳三桂部和清兵的夾擊,大敗而歸,李自成匆匆在武英殿舉行即位典禮,隨即放火焚燒明宮并撤出北京。以后,李自成數(shù)戰(zhàn)數(shù)敗,轉(zhuǎn)戰(zhàn)南北,于1645年行軍至湖北九宮山時,遭地方鄉(xiāng)兵襲擊,李自成不知所終。直到現(xiàn)在,關于李自成下落之謎仍無確切說法。
未解之謎

400多年來,關于李自成下落之謎一直眾說紛紜。雖然目前學術界較多人贊同闖王“九宮山兵敗被殺說”、“夾山寺禪隱說”兩種猜測,但史學界幾經(jīng)推敲仍覺疑點重重,未有定論。有學者猜測:公元1645年,李自成兵敗南撤,逃至湖北九宮山時,與英親王阿濟格再次激戰(zhàn)。最后,李自成只身帶了數(shù)十親隨突圍,卻又遭當?shù)剜l(xiāng)勇截擊,單人匹馬落荒而去,最終在鄉(xiāng)勇包圍之下自殺身亡。

疑點:史料記載,阿濟格九宮山之戰(zhàn)后曾馬上表奏清廷說,李自成逃跑后被九宮山當?shù)剜l(xiāng)民包圍,無法脫身,最終上吊自殺。但不久他又給朝廷上了第二個奏報,驗尸的結(jié)果竟是因腐爛而無法辨認尸體是否闖王!清廷大怒,下諭旨一道責備其“往追流賊、誑報已死”。

觀點:1981年,湖南石門夾山寺發(fā)現(xiàn)一座古墓,考古人員發(fā)現(xiàn)墓主人奉天玉和尚違背僧規(guī),按俗禮下葬,而葬俗又與本地葬俗不同,最后通過種種物證認為奉天玉和尚很可能便是李自成。

疑點:在奉天玉夾山出家的歷史中,奉天玉和尚與當?shù)毓賳T交往密切,李自成“陜北口音,四十歲多一點,一只眼睛瞎了”的相貌特征相當明顯,很容易暴露身份,這顯然與他的身份有些不符。至今關于李自成下落之謎,一直都是未解。